新加坡科學園區
馬維揚
新加坡科學園區(Singapore Science Park)摘要
1. 成立時間1980年
3.規模
共有三期科學園區(分別於1980年、1993年及2002年建立)。
4.區內廠商性質以電信與資訊科技、醫藥與生物科技相關產業之研發為發展重點。
5.所有權新加坡政府(由國家設立後轉為民營)
6.管理及經營
Ascendas Land 集團(私人機構,由1997~2001管理之Arcasia Land 集團與JTC國際商業園區合併後新成立之集團) 。
7.提供服務
提供廠房租借。園區福利:如午餐時間音樂會、免費電影、運動設施、免費接駁公車、餐廳、嬰幼兒照護。顧問諮詢業務:如創業、市場調查、財政企劃、市場進入策略等。創新育成中心(創立於1994)。
8.特殊點
Technology Profile:IT廠商占50%以上Education Profile:大學以上學歷員工占全部的80%Specialized buildings:Innovation TechnologySpace,
9.地理位置
地點:新加坡科學園區位於亞洲要津地位,為進出歐亞必經之地;位於新加坡西南端肯特崗Kent Ridge。港口:鄰近新加坡海港。(其碼頭吞吐量比香港1260箱還多)
10.週邊產、官、學、研及其他產業環境:
A 位於新加坡科技迴廊的中心(科技迴廊:高密度之以知識為基礎的公司、代理研發機構等)。
B 於Jurong工業園附近及國際商業園區附近。研發環境:園區內 14個研發單位。(Alpha、Capricorn、Cavendish、Chadwick、Curie、Faraday、Flaming、Maxwell、Pascal、Mendal、Pasteur、Gemini、Galen、Rutherford)。學術環境:週邊有五間大學-Manyang科技大學、新加坡國立大學、國立醫院大學、NgeeAnn理工大學以及新加坡理工大學。其他:與德國首要的生技園區共同聯網合作,以增加綜效。
11.網址及連絡E-mail address
http://www.sciencepark.com.
sgascendas@ascendas.com
12..附註(知名或成功的具體說明)為知名的東南亞最重要研發中心。Ascendas Land 集團自許為為亞洲最大研發中心,而新加坡科學園區為其開發成功單位之一,其研發及科技中心的地位頗受讚揚,另外Ascendas Land 集團在印尼及印度皆有開發成功的工業園區。
新加坡科學園區
新加坡科學園區(Singapore SciencePark, SSP)佔地
因素一:鼓勵研發的國家環境在1984年早期,新加坡科學園區可以有六家承租者,但只有一家挪威服務機構進駐,其他五家為新加坡當地機構,市場的反應不熱絡,吸收承租者的過程很緩慢,這是因為新加坡薄弱的研發背景。新加坡工業化初期為勞力密集導向,且以創造工作機會為目標,研發活動有限,全國有8000名科學家與工程師,只有2.5%從事研發,政府在1980年實施「二次工業革命」,目標為促進製造業的生產密集成長與高附加價值活動,然而在1980年代中期,全球景氣趨緩使新加坡陷入蕭條,研發的需求難以增加。直到1987年,承租者增加,這與國家的新發展政策有關,政府設立新的方針以因應經濟蕭條:建立國家成為高附加價值製造業、服務業(如:金融)與非生產活動(如:研發、流動)的中心。政府詳述三個目標:所有產業皆運用新興科技、在新目標領域建立競爭力、進入特定的高科技製造業。結果,從事研發的廠商由1978年的63家增加到199 0年的2 6 4家,每一萬位工作者中研究者與工程師的人數由19 78年的0.84人增加到1990年的28.6人。新加坡科學園區承租者的數目在19 9 0年代後成長更為迅速,2 0 0 0年有3 0 7家承租者,是1995年的兩倍(148家),這與國家科技計劃(NationalTechnologyPlan, NTP ) 的第一個五年計劃(1991-1995)、第二個五年計劃(1996-2000)脫不了關係。第一個五年計劃目標在發展新加坡成為特定科技領域的卓越中心,並推動國家自新興工業化經濟邁入世界級創新導向經濟,以人力資源發展、誘因政策、技術方案與實體建設為重點。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,13個研究機構、67家企業研發中心與20家附屬公司(spin-off company)設立,承租者的數目由1990年的67家增加到1995年的48家,如此的發展使新加坡科學園區於1993年開始著手於發展的第二階段。第二個五年計劃為新加坡在接下來的10到15年於其優勢領域建立了世界級的技術基礎,其目標為:投資更多資源於大學和研究機構,支持其種子計劃,以建立內在技術能力。以足夠的資金支持私部門的研發,透過誘因政策共同分擔風險。鼓勵學生參加科學與工程課程並從事研究,以培養人力。雖然當時亞洲發生金融危機,新加坡的研發投資仍未趨緩,專利申請由242件增加到701件,每一萬位工作者中研究者與工程師的人數由47.7人增加到1990年的68.8人。在這五年當中,承租者數目的成長達到高峰,雖然有11家廠商在19 9 8年因金融危機而退出,但1999年有60家廠商進入。
因素二:政府的強力直接支持
新加坡以
因素三:堅定的管理團隊
新加坡科學園區的管理在19 9 0年民營化前由三個主要的政府組織負責。第一個組織為裕廊鎮管理局(Jurong TownCor poration),直到1984年園區正式成立時,它負責園區的實體發展與管理。由新加坡國立大學、經濟發展局、裕廊鎮管理局、新加坡標準與產業研究機構所組成的管理委員會,在此期間負責承租者的選擇。經濟發展局(Economic DevelopmentBoard)為此委員會的秘書處,並負責園區的推廣。在198 4年1月17日正式啟用之際,園區尚在經濟發展局的協助之下,經濟發展局負責園區規劃、推廣、管理、與國際之連繫、海外之推廣,先進技術與研發部門的領導者。
1 9 8 4 年4 月,新加坡科學會(The Science Council ofSingapore)接下了管理園區的責任,其科學園區組負責招收適合的承租者、園區管理、設備與服務的建立,其亦為管理委員會的秘書處。此時的管理委員會由科學會、經濟發展局、新加坡標準與產業研究機構的執行長所組成。到了1980年代末期,國家科學技術局(The National Scienceand Technology Board)取代了新加坡科學會,園區的管理民營化以強化對市場環境、企業需求的反應。裕廊鎮管理局之私股子公司—科學園區私股股份有限公司(Science Parks Pte Ltd)—成立並管理科學園區。此後,民營的管理公司持續地從事園區的管理,其間經歷了擴張、重整、更名;在1997年,「亞洲土地私股股份有限公司」(AsianLand Pte Ltd)取代了「科學園區私股股份有限公司」以持續其成長;Arcasia是“Arcadia”與“Asian”的綜合,“Arcadia”意指其為客戶所創造的理想環境,而亞洲為其營運的重點。
因素四:有競爭力的租金
新加坡科學園區的租金和土地租賃相當具有競爭力,這是第一階段發展達到完全出租的主要原因,在1984年初,廠房租金為新加坡幣17.10元/平方公尺/月,土地的租金為新加坡幣11.60元/平方公尺/季,而同一地區的市場價格是新加坡幣38.7元,在1990年初,辦公室出租價格為新加坡幣21.5~54元/平方公尺,三十年期土地出租價格為新加坡幣30元/平方公尺/年,創新中心的辦公室出租為第一年新加坡幣20元/平方公尺/月(平均市價的50%),第二年新加坡幣28元/平方公尺/月(平均市價的70%),兩年後承租者應遷到園區中的其他地方。租約的展期和租金可以個別地討論,且收取低額的租金與園區協助知識型廠商、科技企業成長的目標一致。
因素五:市場熟悉度
新加坡科學園區在正式啟用時有三棟大樓,其中有兩棟各包含12個場地,出租給沒有能力自行設立實驗室的廠商。每一場地皆達
在1986年興建時,場地規模的設計更有彈性,為100到
留言列表